天辰app而立浦东加速度:以创新引领改革开放新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在浦东,你可以看到上海、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三十年来,高水平开放与创新,是这片改革试验田上不变的主题词。今年以来,浦东更是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大幅萎缩的背景之下,浦东实到外资逆势增长。数据显示,1~8月,浦东新设企业同比增长32.8%,实到外资增长4.7%。
 
“浦东发展之于上海,就像上海发展之于全国一样。”今年4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未来浦东的窗口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发展有多快,也不在于总量规模有多大,而是要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旺盛活力”。
 
面向未来,天辰app浦东要成为新时代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引领示范区;面向全球,浦东要代表国家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面向当下,浦东要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新时代的浦东正再次出发,天辰app迈向更加“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
 
天辰app
 
疫后新格局
 
“在张江开始创业,从一个小房间到一层楼,再到一栋楼,甚至当我们考虑建厂房的时候,第一个想法也是就近找个地方,因为我们的研发跟工厂之间有大量的交互,显然放在张江也更方便。于是,这里就成了我们生长的土壤,一干就是20年。”谈及创业史,钛米机器人创始人潘晶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钛米机器人公司设计的一款“移动消毒机器人”,是最早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医疗设备之一。疫情期间,“移动消毒机器人”在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6家医院,以及上海仁济、肺科医院等医院进行过不间断服务。
 
作为一家从诞生、孵化在浦东,又在发展中不断反哺社会的企业,“钛米”是浦东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缩影。
 
潘晶表示,未来,非常希望浦东能够有全球第一个无人医院,第一个无人机场、无人的公共卫生社区中心。这样,他们就拥有了第一批的试验田、第一批的行业标准。
 
“张江的升级是解决从0到1的问题。”华领医药董事长陈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江在产业园的建立过程中关注创新、关注原始创新带来的效应,而不像其他产业园那样仍然是做仿制药,仅是解决1到N的过程。
 
除了前述检测、防疫的新市场局面,疫情之后,也提振了一批老牌的张江智能制造企业。
 
比如,在浦东拥有全球最大机器人工厂的ABB集团,今年9月推出了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研发成果“柔性机器人”,并已在该院落地。这是基于ABB机器人缓存排序系统和3D拆零拣选技术,为住院药房提供机器人院内物流解决方案。
 
又比如,位于张江药谷的核心企业“微创医疗”也在疫情后展现了其系列领先产品:全球首个靶向药物洗脱支架系统“火鹰冠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输送系统”,以及首个具有国际先进品质的国产心脏起搏器“Rega心系列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
 
“从2月份开始,浦东不断推动复工复产复市,1~8月份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趋稳向好,特别是外资外企外贸和固定资产投资逆势上扬。”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在今年9月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疫情发生以来,浦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体现了较强的韧性,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步复苏、加速向好态势。官方数据显示,1~8月,浦东新设企业同比增长32.8%,实到外资增长4.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3%,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工业投资增长22.4%,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0.9%。
 
浦东加速度
 
“医药创新是把先进的科学理念转化成突破型的技术和颠覆性的产品。理念的建立,也证明了上海和全球高端大师级人才的对接是非常有效的。企业能够直接对接全球最领先的科学家。”陈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些科学家能够加入到中国的医药创新中来,代表了上海和张江的水平。
 
浦东张江无疑是生物医药的研发重地,罗氏、辉瑞、阿斯利康等药企纷纷在此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全球创新药物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诞生。
 
“现在是‘做药’的好时候。”从美国留学归国创业13年的复星凯特CEO王立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背后,张江总体产业环境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政策的扶持,以及资本的介入等因素都助推着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曾在跨国医药研发企业工作的科学家们回国创业,众多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在浦东张江陆续落地。”
 
浦东敢闯敢试、先试先行的改革魄力,在张江得以一见。从创新药的制度改革上来讲,上海2016年获批试点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2018年9月,首个由中国人独立研发的抗癌药呋喹替尼获批上市,这也是上海第一个创新药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试点项目。
 
同时,张江还是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CRO(研发外包服务)最活跃的生物医药创新地,并拥有从新药研发、临床研究、中试放大、量产上市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全链条上的制度创新,浦东用改革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一跃而起。浦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在生物医药领域,浦东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2019年产业规模达770亿元、占全市46%。公开数据显示,张江如今聚集着10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20余家大型医药生产企业、100多家各类研发机构。截至2019年,张江园区在研药物品种超过400个,其中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超过135个,处于二期、三期临床阶段的新药45个。
 
包括生物医药在内,浦东正在着力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特别是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个战略必争领域攻坚突破。除了前述的生物医药外,在集成电路领域,浦东已成为全国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2019年全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占上海71.5%、全国16.1%。人工智能领域,浦东是首个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先导区,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市1/3、产业规模占全市1/2,基本形成覆盖基础支撑层、软件算法层和行业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
 
开放是浦东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最大特质。近年来,浦东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引领,不断提高开放的能级水平,努力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比如,为破解企业准入难题,浦东先后推出“先照后证”、“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今年又率先推出企业名称登记告知承诺制,在临港新片区试点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登记速度从改革前的“一天”提升到“实时”办理。
 
营商环境的优化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用脚投票,2.33万家外资企业、340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45家外资研发中心在浦东集聚。根据浦东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白皮书(2013~2020年)》,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战略平台,浦东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率先进行探索,取得了310项成果和经验,助力中国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的排名从2013年的96位上升到31位。
 
相关文章!